迷迭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流量时代,并不一定要用数字来证明周杰伦的 [复制链接]

1#

6月12日,周杰伦的《Mojito》上线,朋友圈刷屏了。这首歌旋律洗脑,歌词简单且甜腻腻。虽然一如既往地,始终听不太出来唱的是什么,必须边看屏显歌词边听。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首歌都有些不太像周杰伦了。无论是歌词,还是曲风都有些朗朗上口的感觉(有点口水歌的赶脚),只要听一遍,就能跟着哼起来;而MV呢?更是一股浓浓的度假风,粉红的花衬衫,粉色的老爷车,一群大老爷们伴随着旋律,跟着节拍一起摇摆。

这一切都跟记忆里的周杰伦相差甚远,但却极其真实地反映他现在的生活状态:结婚生子,宠妻无度,爱女出名。

追随周杰伦是情怀使然,催更亦成为一种习惯。

喜欢你没道理,周杰伦代表了青春的回忆

追溯起喜欢周董的原因,好像隐约记得,我是被他刚刚出道时,戴着鸭舌帽,拼命压低帽檐的羞涩模样,以及吴宗宪的力挺之词所吸引的。

小小年纪的我,出于一种江湖道义,觉得应该喜欢他的歌,支持这样的才子继续出越来越多的作品。“不要让他的才能被埋没”,这是吴宗宪的原话。

周杰伦的引路人是吴宗宪。年9月,他被吴宗宪赏识加入唱片公司,并担任音乐制作助理,但是他写出来的歌却没有一个歌手愿意接受。

于是,他就这样无奈地度过两年暗无天日写写写的日子。

某一天,吴宗宪告诉他,如果他能在10天之内写出50首歌曲,就帮他从中挑出10首歌曲出一张专辑。

周杰伦很争气,最终如约完成。

他一手包办了10首歌的制作、作曲、合声编写、3首歌的编曲以及2首歌的作词,创作出了他的首张专辑《JAY》,徐若瑄和方文山填词。

里面的每一首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也都会唱:可爱女人、完美主义、星晴、娘子、斗牛、黑色幽默、伊斯坦堡、印地安老斑鸠、龙卷风、反方向的钟。

他被称为音乐鬼才。

曾有多位歌星事后回应,当初为何没有选用他的歌曲,最大原因就是一个字:怪。

正因为他吸收了古典中外的音乐风格,也杂糅了许多曲风,他的歌曲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与当时的主流音乐风格迥然不同。

所以,与其被人埋没,歌曲一直无人收录;不如大胆走出幕后,用当时略显拙劣的普通话和羞涩的形象出道,亲自演绎自己的歌曲。

他真的做到了。

这样魔性的曲风,犹如一股清流,席卷了乐坛,也一直陪伴我度过一整个青春。

在那个还只有磁带的年代,而且正版还那么贵的情况下,我应该是买了学校门口小店里的盗版吧~~

依稀记得包装不那么精美,一盘磁带,一个硬纸盒,印了一个海报logo,很简单粗糙的样子,但我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也是最红的当属:星晴和龙卷风。这两首歌简直是ktv必点歌曲,而歌词我到现在都还会背。

所以大学军训休息时,同学说唱首歌吧。我不假思索地,现场马上清唱了《星晴》。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背对背默默许下心愿

唱的时候,我是那样的自信。我的眼角也偷偷地留意到,对面的男生方阵向我投来的赞许眼神。那是一种肯定,那是一种惺惺相惜的认同。

你好,你也是听周杰伦吗?

是啊,我喜欢他的歌,你也是吗?

真巧啊,我们喜欢的一样。

那时我还买了一个周杰伦的磁带合集,里面甚至收录了,他曾经写给其他歌手的,经他在演唱会现场演绎的歌曲:比如《蜗牛》和《屋顶》等等。也正是这盘合集帮我结交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闺蜜。

周杰伦02年的《八度空间》专辑,陪伴我度过无数个高考的不眠之夜。夜深人静的时候,《半岛铁盒》里传来一组对话。

“小姐,请问一下有没有卖半岛铁盒?”(咬字不算太清楚,略带台湾腔)“有啊,你从前面右转的第二排架子上就有了”(满满台湾腔,浓浓的回忆)

音乐一遍遍地从复读机里播放出来,因为旋律好听,歌词听不清楚,我反而特别认真地研究了方文山作的词。尤其是那首《爱在西元前》,这词,这文采,仿佛带着我重温一遍古希腊历史。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而他06年的《依然范特西》专辑,则成为我考研阶段的精神支柱。

考研的日子有多苦?等于把高考的日子再来一遍,但却不是全民运动。因为可能只有你在考,而其他人要么在玩,在实习、在找工作,却只有你孤注一掷。

当时为了清静,也为了能够多点时间读书,我选择了离宿舍最遥远的那座教学楼,因为只有它开到晚上11点才关门。那是一座略带阴森气息的教学楼,从宿舍到教室的那段路,要快步走约20分钟,中间有一长段都只有昏暗的路灯。

现在想来也是有点后怕,但当时的我无所畏惧,因为有周杰伦的歌曲静静地陪着我。每天来回的路,正好差不多可以把一张专辑里最喜欢的歌曲听一遍。

所以,一听到这张专辑里的《迷迭香》、《夜的第七章》、《千里之外》等歌曲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当时的场景:大冬天,夜里11点左右,一个人裹紧棉袄,塞着耳机听着歌,脚下生风,步履轻盈。

那段日子虽然苦涩但却值得。因为考研成功了,我离梦想由更近了一步,而所有的辛苦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周华健有一首歌,叫《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歌名特别有寓意。

一首歌,一张专辑,会勾起我们什么回忆?当时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听的?什么环境下听的?是不是有人跟你一起喜欢它?歌词是不是又恰恰吻合了你某些心事,说出了你某些心声?曾有人做过统计,每个人对自己16-21岁左右,也就是高中至大学这7年间听的歌,印象最深。

那时是一个人最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这段话怎么理解?

试想一下,你记忆里,是不是对这个年龄段听的歌,喜欢的歌手印象最深?

当时的你甚至不用特地去背,还能够清晰记得好几首歌的歌词;去ktv的时候,不自觉地都会想要、而且只会点那些歌曲。

也是在那时,你可以包容性地涉猎很多曲风,广泛接触多类型的歌曲。直到最后确定下来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喜欢的歌手,然后就不怎么再变换了。

而在那个阶段,周杰伦正好出现了。他伴随并见证了,所有80后和90后的成长,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不是喜欢听老歌,而是喜欢听的歌变老了

从年出道以来,周董基本保持每年出一张专辑,或者出1-2首单曲,或一张演唱会合辑的速度。更新之快,不禁令人瞠目结舌,但同时也是喜闻乐见。

年《范特西》年《Fantasy+Plus(EP)》年《八度空间》年《叶惠美》年《寻找周杰伦EP》年《七里香》年《十一月的萧邦》年《霍元甲EP》年《依然范特西》年《黄金甲EP》年《不能说的秘密电影原声带》年《我很忙》年《魔杰座》年《跨时代》年《惊叹号》年《十二新作》年《哎哟,不错哦》年《床边的故事》

他的专辑,基本都有主题。

《叶惠美》讲的是他的妈妈,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童年:一个爸爸常常家暴的故事。从专辑特地以妈妈的名字命名,可以看出叶惠美妈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据说昆凌能够顺利出嫁,也是因为叶惠美对其相当喜欢。她可以做到即使和周杰伦旅游,也坚持带上叶惠美妈妈一起,深得未来婆婆的心。

而《床边的故事》则是周杰伦为人父之后的力作。专辑的主打歌《前世情人》是他送给自己女儿的礼物。灵感来自于女儿Hathaway在玩具钢琴上随手压出的几个音符,他听了单音后想出了整首歌曲。

可是自从结婚生子后,我们的周董的音乐风格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变甜、变深情、变简单、变直白了。

抛开不幸的童年,不再控诉父亲,追忆母亲;斩断不开心的虐恋,切掉忧伤哀怨的曲调;周董开始走情怀路线,开始与我们这代人追忆青春了。

从年的单曲《等你下课》就可初见端倪、到年的单曲《说好不哭》,以及年的《mojito》;旋律依然好听,只是歌词越来越简单了,歌曲的主旨变得轻松明快了。

时过境迁,周杰伦标志性的鸭舌帽老早就不戴了。他谈恋爱的对象从台湾知名主持人侯佩岑,到后来的台湾舞蹈天后蔡依林,再到最后的嫩模昆凌;然后就是结婚生子,为人夫、为人父。

从最开始的Jay到周杰伦,再到如今的周董;从当年羞涩的青年,变成娱乐节目《中国新歌声》的评委;从一言不发、默默低头,到现在“哎哟,不错哦”的口头禅成为一种标志;从浑身是刺地谈着恋爱又分手,到能够给昆凌一个梦幻般的世纪婚礼,再到当爸爸。他成长了,而我们也不再年轻。曾经的青春年少,有周杰伦的歌陪我们度过。

有句话说的好,不是我们喜欢老歌,而是喜欢的歌老了。

对我们这代人,尤其是80后而言,已经很少有歌手能够做到像周杰伦一样,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无法抹去;

再遇到歌坛上的后起之秀,我们除了觉得这首歌还不错多听几遍,评价一句“这个人唱得还可以”之外,别无其他。

青春只有一次,有且只与周杰伦有关。

有一种青春叫做周杰伦,情怀能带我们走多远

时代在不断进步,听周杰伦的歌,从最开始的磁带机、随身听到CD机,到MP3,再到现在的手机数字专辑。听歌载体发生变化,音质也越变越好。

以前,台湾一首新歌发行,流传到大陆,可能只有通过广播才可以第一时间听到;或者是星空传媒的channelv。

现在,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和酷狗音乐等,都可能会发布付费试听版,也会同步发行数字专辑,听歌变成是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

追星也不再是难事。

从年开始,说周董消费粉丝情怀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也许,他确实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产,不再像我们那个年代一样,一出手就能够在如今的乐坛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这就跟我们对苹果手机的期待一样,乔布斯去世后,他留给苹果超前于时代的更新理念,开始渐渐不够用了。但那是因为主创灵魂人物的逝去造成的。

而我们的周董还在,可为何他的状态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呢?

这次的mojito上线后,甚至有人留言:

“听完周杰伦的新歌,我能想到的画面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体面的中年男人坐在天台上喝一杯奶茶,绞尽脑汁写出了几行歌词。然后拍拍衣服说收工了收工了,该跟老婆一起去吃饭了,中途可能还会打开视频跟娃连线说:爸比好想你们哦。非常非常甜腻,但真的没有那种热烈的或者糟糕的悲伤的,泼墨一样的情绪了。”

也有人开始用流量时代的规则来审视周杰伦是不是真的红。

比如有人拿《Mojito》3块一首才卖了多万,而肖战新歌《光点》卖了一个亿来做对比。他们想再次说明周杰伦已经不红了,数据都不好看了,新歌销售都比不上流量明星了。

这就像去年突然有人说了一句,“搞不懂为什么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那么难买,超话都上不了的人”,由此引爆周杰伦的中年粉丝群体“报复性做数据运动”。

他们一个个开始在朋友圈刷屏,自发组成粉丝团,手把手在线教学如何做数据,认真学习打榜,上热搜,做超话。后来硬生生地将当时超话第一的蔡徐坤拉下马来,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昆仑战”。

结语

也许,周杰伦的歌与以往大不相同,更新的频率也没那么快,数据也不那么好看,他也没有时不时登上热搜,没有过多的话题度。可能在有些人眼里,他“过气了”。

但在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心里,我们的青春只有周杰伦,没有其他人;

我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