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时,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二楼的“创艺坊”,九位老人一字排开,她们手中提着亲手制作、花色各异的小手提包,微笑着合影留念。
老人们这是“交作业”来了。上周,市民驿站请来的手工艺老师统一下发材料,教会她们手提包的制作方法。上课的“学生们”虽然一把年纪、头发花白了,听课却十分认真,手艺也一丝不苟,毫不马虎。
图说: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正在咨询长护险办理。杨洁摄(下同)
除了手提包外,创艺坊的展示橱上还摆满了老人们制作的各式工艺品:串珠、香包、靠垫、编织物……一部分留下自用,多出来的就拿去义卖,或者送给养老院。
78岁的许菊瑛阿婆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她拍下的工艺品照片,拿出手机的时候,记者留意到,她的手机套也是自己编织的。许阿婆告诉记者:“我原来不会织,是在这里学的。”
许阿婆的家,就住在市民驿站对面,两年前她就来这里活动了,每天早锻炼完、买好菜,就会到二楼的活动中心坐上一会儿。巧手缝纫、读书看报、翰墨丹青、经典诵读、打乒乓球、练瑜伽……这里的活动项目丰富多彩。
最为许阿婆津津乐道的,当属市民驿站屋顶上的空中花园。“之前上海植物园的老师过来,给我们发了种子:向日葵,迷迭香,豌豆……好多品种,有些我名字都叫不上来。”不仅在屋顶上种植出一片绿意,老人们还带了种子回家养,遇到问题就在